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龙建春:撰写世界中古散文“百科全书”

作者:陈剑    新闻来源:台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5

记者 陈剑

今年,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人文学院的龙建春先生62岁。提起龙先生,他的曾国藩及其文学研究、古代文化及其散文研究被海内外学者引用。

他主持曾国藩文学研究、先秦散文著作文学审美特性研究、古典散文研究的宏观思考与个案分析、世界中古散文摭论等省社科规划以及其他科研课题,获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龙建春,1955年生于黑龙江,1999年至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人文学院工作,至今已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已出版《人类精神与艺术之源——世界上古散文浅论》、《人间何处问多情——〈纳兰词〉“情”解》、《阴阳家简史》、《纵横家语录》、《地域佛缘纵横》、《神秘文化本源——河图洛书象理解读》著作6部,另有内部教材《曾国藩文学选》1部等。

百科全书式的书稿即将出版

记者采访龙先生的计划从去年开始一推再推,这是因为他埋头梳理于百万字书稿《世界中古散文编年述论》中,直到近日才告一段落,这部新著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这部专著,龙先生告诉记者,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超长的世界中古“时间”:1400余年;

二是超大的世界中古“空间”:五大洲近100个国家(地区);

三是超多的世界中古“作者”:3200余位;

四是丰富的世界中古“语文”:50余种。

根据龙先生透露,这是世界首部世界中古散文、文化甚至于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实现了跨时空、跨文化、跨语种、跨学科的著作。

不男不女的名字,亦南亦北的秉性

龙建春是个幽默的人,他跟记者自嘲道:“我有着不男不女的名字,亦南亦北的品格。”

通常一个人的姓名是父母所取,龙建春的本名是其父从墙上一幅世俗人物画下面的姓名匆忙“移”来的。1956年2月11日,除夕傍晚,龙建春出生于黑龙江。

“画中‘中年妇女’的名字怎么能拿给‘刚出生的男婴’ 呢?!”龙建春对女性化名字的芥蒂自懂事起就挥之不去。2001年1月,他买来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查阅“龙建春”的性别归属,结果发现:男女兼有,而且女性占54.5%,这无疑印证了“女性化”,或者竟是“不男不女的”!

他不断强化“男儿当自强”的信念,磨砺刚毅的性格,芥蒂终于化解。甚至于1974年12月,龙建春从民办教师投笔从戎,到南海前线海南岛当兵,这也是动因之一。

孩提时,他曾随父母回调父亲湖南老家。

“从出生地回到祖籍再回到故乡,虽然并没有留下什么刻骨铭心的往事,但却成就了我亦南亦北的文化品格,实实在在地影响我的人生。”  9年义务教育其中2年是大学  现在的9年义务教育时间,算起来是小学6年加初中3年,而龙建春的9年义务教育中却包含2年是大学。这是怎么回事?

“我接受的正规教育是4年小学、4年中学、2年大学,接近于9年义务教育,不过小学因父母双双病倒而辍学两年,高中和大学之间相距8年!”龙建春说。

原来,他的小学只读4年,初、高中加起来是4年,大学也只有2年。

龙建春当了多年民办教师,参加省考,终于跳出了龙门,到湖南教育学院平江分院学习两年,获得专科文凭。

提起他的“深造”生涯,其中最有益的三次——

1985年8月,他参加的桂林全国语文讲习班,著名语文学家秦似为班主任,黄伯荣、廖序东、胡裕树、袁行霈、孙景尧等19位著名专家授课,主讲了“语言和语言学习”、“古代白话训诂方法探索”、“诗文音韵美说略”、“用笔八则与古文章学”、“现代文研究的新趋势”、“比较文学”等23个专题;

1985年1月至1986年12月,他参加的北京东方文艺教育中心首届“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班刊授,龙建春系统学习了艺术概论、文艺批评与欣赏、文艺心理学等12门课程;

1987年5月至1989年5月,他参加的中国文化书院首届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函授,系统学习了文化学概论、比较方法论等15门课程。

“前两次学习夯实并加深了我的汉语言文学及其近亲学科的基础和素养,后一次学习大大开拓了我的文化和学术视野。”龙建春说。  课堂上“授之以渔”  龙先生的教龄有41年,从小学、中学一直教到大学,中学阶段教学了高中的文科学科,初中几乎所有的课程,如英语、物理、地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卫生,甚至于农业基础常识和体育等。

龙先生已在大学执教22年,他自谦教学是非“主流”的。

他以教育部门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吸收新近的本学科科研、教学成果,准确规范地讲述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注重文本的解读及其方法的传授,努力将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龙建春主讲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段突出“史”的理念,侧重于各种文体、各个阶段的特点、嬗变之迹及其成因的剖析和阐述,同时辅以中国有无史诗、端午节花落韩国、庄子与萨特、魏晋文学的自觉与欧洲文艺复兴等爱国情怀和学术简要比较这类理性思考的培育与引导;专科阶段侧重于作品的欣赏、解读和文艺和文化特色的提炼,如《诗经·七月》文化地位和民俗影响,《庄子·逍遥游》“三言”和似断实联的跳跃,《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史的叙述与文学叙述的区分、陶诗新探等。

学生胡浩琴如是评价龙教授的课:“情真理明、意丰、趣浓,坚持授之以渔。龙老师很善于立足文本,选取一个角度去解读散文作品,赋予作品以强烈的可读性,他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让我们跟着他以不同的方法去解读散文,也就是说他交给我们的是一种解读的方法,而不单单是作品的本身。龙老师在这里充当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将我们带进文本解读的世界,让我们在文本中自主地找寻和探索答案。”  对世界古散文的论述博大精深  1982年春,在湖南教育学院平江分院上语文教学论课时,年过70的张隆华教授对全体学生说:“希望你们不只是个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学者型教师。”时为“进修生”的龙建春谨遵恩师教诲。

“我在大学教学22年,按一般说法我是体制内的经院学者,但究其实我是地道的‘草根’学者”,论文虽非发表在权威刊物上,但是社会反映还是不错的。”龙建春说。

他的论文录入《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或《中国语言文学信息资料》等摘要,有海内外学者参考采用。

他的论著的可贵就是原创,长篇论文《理性美刍论》经中国知网论文复制检测结果为0,学者型资深编辑王献永说:龙老师的论文具有“三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新。

2008年,龙建春趁参加北京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家们对“世界散文”诧异,建议他从一国或一家的散文入手,他们是朴实的、善意的;西方无“世界散文”,东方的中国就应该有!一国或一家的散文研究也非易事,如英国散文无论是翻译还是研究,他不可能超越王佐良先生,更不可能超越英国本土研究专家!所以龙建春坚持由上古再到中古这样一步步地研究世界散文。

当然,有了制高点并非就有了一切,第一需要曾国藩的“读书以训诂为本”和“立身以不妄语为本”。“训诂”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第二“不妄语为本”,就是强调材料的原始性,表述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吴笛,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评价《龙建春〈人类精神与艺术之源〉》:对世界上古散文文献进行了宏观而精深的论述,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生存空间和研究价值。

(7月23日《台州晚报》)

新闻录入:潘 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