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秋枫红艳戏剧社:年轻戏迷享受戏曲狂欢

作者:陈亮亮 叶冰倩 翟…    新闻来源:台州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9-14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五女拜寿》……这些音韵婉转、唯美典雅的越剧剧目为江浙地区的中老年人所熟知和喜爱。在农村剧台、城市剧场里,一旦有位越剧名家来访,他们必会结伴成群前去享受视听盛宴,闲来无事也常哼几曲来解解闷。

    在这样的越剧氛围中,人们总习惯把越剧与中老年人爱好联系起来。

    殊不知,在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校园里,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年轻越剧学者的声音,这些唯美的唱词来自于一个社团的成员之口——秋风红艳戏剧社,这里的成员,都是年轻的戏曲爱好者。

   红至央视的秋枫红艳戏剧社——一群年轻人的戏曲狂欢

    在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有着一个“秋枫红艳戏剧社”的社团,社团里的成员都是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的大学生,并且无一例外地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个成员年轻的团体自身并不“年轻”,从2003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2个春秋。

    2003年,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在椒江建立了新校区,当时的校园文娱生活还不丰富。从小就喜欢越剧的2003届护理班新生蒋秋红有了一个想法:“何不创办一个戏剧社呢”?带着这个想法,蒋秋红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枫艳,于是一拍即合,创办了戏曲社,把两个人的名字拆分开来重新组合,就给戏剧社起名“秋枫红艳”。

    戏曲社创办初期,仅有几个成员。经过1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秋风红艳戏剧社已然不是原来的面貌,每年大学新生入学时,社团招新总能吸引100多位戏曲爱好者的加入。如今的秋枫红艳戏剧社不仅拥有上百名会员、40余名核心演员,还是浙江省“精品社团”、台州市“优秀学生社团”、学校“五星级社团”等称号。

    除了这些来头不小的名号外,秋枫红艳戏剧社还是一个红至央视的大学生社团。

    2013年,秋枫红艳戏曲社开始走出台州。这一年,秋枫红艳戏剧社参加了央视CCTV—11戏曲频道的《过把瘾》栏目——《越唱越响—过把瘾台州行》。不久后,秋枫红艳戏曲社代表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6出战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出经典折子戏台州乱弹《吕布与貂蝉——小宴》最终勇夺桂冠。这让戏曲社的成员们信心倍增,第二年,又在央视《一鸣惊人》中表现出彩,给全国戏曲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社团的成员而言,每一个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对所付出努力的肯定,但真正另其动容的,是在每一场戏曲狂欢中所带来的美好体验。

   越剧婉转柔美——享受每一句唱词里的韵味

    雷倩,就是享受戏曲狂欢的戏迷之一。“95后”的她刚读完大一,如今已是秋枫红艳戏剧社的社长。

    和社团里的其他戏曲爱好者一样,雷倩在大学刚入校后就加入了秋枫红艳戏剧社,但不同的是,她与戏曲的渊源起源于一份孝心。

雷倩的妈妈是一名资深戏迷,闲来无事时就喜欢听听戏,这让雷倩动了心思:要是能学上一曲唱给妈妈听,妈妈一定会高兴。带着这样的想法,雷倩加入了戏剧社开始学习越剧。

    咬字、声乐、身段、走步……每天晚自习下课后都要练习到晚上11点左右,有时一天只学一两句唱词,甚至两三天只学一句唱词。渐渐地,雷倩发现,学习戏曲远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由于种种原因,身边同期学习的社员不断有人离开,而雷倩的练习却从未间断。

    “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越剧。”雷倩告诉记者,在以前,自己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句子要周转几折来唱,如今,她却爱上了这种唱词里的婉转,每一个转音中似乎都在表达着一种情绪,有着独特的味道,再辅以对仗、押韵的优美唱词,她总能置身其中享受每一个剧目中的精彩故事。

    如今,越剧已是雷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影响着她的生活。“学戏剧对唱功和形体的要求较高,练习的同时也提升了我这几方面的素养,让我自信了不少。”

    这时,她也真正意识到:戏曲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

    和雷倩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2013届秋枫红艳戏剧社副社长,张建鹏,1993年出生的大三小伙已是戏剧社的前辈,三年前,刚进戏剧社的他被学姐的一曲《黛玉葬花》吸引,便深深地被戏曲的魅力征服。“很多年轻人会认为唱戏很土、很老气,这是主观意识上的排斥,只有真正接触了戏曲,才会了解其中的丰富魅力。”

   “以老带新”教学——渴望得到来自专业老师的指导

    话虽如此,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张建鹏也一度想要放弃。“最后是对戏曲社的责任感和对戏曲的喜爱让我决定留下来。”

    张建鹏口中的“责任感”,与秋枫红艳戏剧社里“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和所有的戏剧社成员一样,张建鹏第一次张口唱曲、第一次挺背走步、第一次挥舞飘带,都是戏剧社里的师兄师姐所教。

    在这里,每一个前辈都是师傅,当自己成为“前辈”,就有义务和责任让自身所学继续延续。

    “戏剧社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每天的排练就是交流,每次演出就像是家庭聚会,我们都很珍惜这个集体。”张建鹏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这份珍惜,他对戏剧社常常抱有一份忧虑。

    有优美动听的唱词、温暖和谐的团体、斐然的成绩,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忧虑?原来,秋枫红艳戏剧社一直面临着经费紧张、场地缺乏、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这也是新一任会长雷倩想要改善的问题。

    十几年来,每年几场的演出、比赛,用的都是那几套戏服;没有珠冠,就自己动手做珠钗;举办经费不够,就去校外拉赞助。“曾经还有一次已经有了赞助商,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租用场地而取消了演出。”

    在学校里,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每天晚上听到的戏曲声并不是来源于同一个地方,甚至不是同一个方向。“由于我们练习走步需要比较大的场地,练习唱词又容易打扰到同学,因此练习场地很难找。”雷倩告诉记者,他们在教室练习被赶过、在舞厅练习被赶过,后来,干脆变成流动的练习场地,哪天看着哪里合适,就在群里通知一下练习地点。

    艰苦的训练环境并没有让年轻戏迷们却步,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让这份传统的美发散开来。“我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带动,让更多人了解戏曲。”雷倩说,通过一年的戏曲学习,自己同寝室已经有两位同学也加入了听戏的行列,这让她更加充满信心。

    在雷倩看来,想要更好地推广戏曲,除了增加出现在大家视线的几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自身修为做起。现在虽然每周末都有“戏曲红茶坊”供社员交流学习,但力度却远远不够。“下一阶段,我们希望可以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让社员能够接受更加系统的培训。”雷倩有着这样的打算。

    但却也无奈。目前,戏曲社里没有专业的戏曲老师、声乐老师做指导,在这样的境况下,想要提升很有难度。“我们渴望能有专业的老师给我们带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戏剧的精髓,更好地在年轻人中推广戏剧。”

(载于8月7日《台州商报》)

新闻录入:潘 垚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新闻:爱心支教 清凉一夏

下一篇新闻: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