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浙东古韵——二十四节气实践队开启首日实践

作者:人文学院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7-03

7月1日,人文学院浙东古韵——二十四节气实践队于临海东湖景区及筷子博物馆开展了实践活动。

实践队成员合影留念

上午,实践队员们集中在东湖景区进行实践,走过荣兴堂、碑林、湖心亭、半勾亭、项士元纪念室、樵云阁等地点,了解到郑虔、骆宾王、项士元、东湖樵夫、鲍复泰、方孝孺、刘璈等人物的生平,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学理、研德,探究千百年未曾变味的浙东古韵。

观赏碑林

在离开东湖景区之后,实践队员们实地走访寻找山宫溪侧的水磨坑源头。在与多位市民进行交流探索后,实践队员沿着水磨坑成功找到其源头所在地——白鸥庄,通过实践感受前人王士性笔下的恣意山水、清静风光,并将其与书中的景色进行比较,探寻节气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奥秘。

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紫阳街的“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博物馆馆长李东升非常详细且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筷子发展的相关历史,中华筷子的文化圈,筷子的材质、工艺以及造型的差异。此外,李东升还向实践队员介绍他的相关设计作品,告诉实践队员们“自然、建筑、经典电影、节气文化等都是灵感的来源”,灵活的设计为筷子带来了更多趣味性。面对现代化浪潮,很多传统的手工艺都面临一些困境,李东升认为手艺人要让自己发光才能让别人看到,要不忘激情地保持热爱,精益求精地做好手艺。在李东升的讲述过程中,同学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他为了做好一件事,十年如一日坚持热爱的工匠精神。

实践队成员与馆长李东升交流并合影留念

本次走访,实践队员们收获满满。从书本走到现实,对东湖文化,对筷子历史的了解都更为深入透彻。这些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促使同学们在现实中拥有坚实的力量,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长远的精神内驱力。


文:武旻、朱科宇/图:胡宪琦、郭一/审核:陈灵强、林军辉/责任编辑:金柔雅